知音(知音歌曲原唱)

知音(知音歌曲原唱)

| 文先生

知音


有位老师曾经很惊讶地说:你的记忆真好啊!一起旅游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你都能记住,把游记写得那么详细。

是我的记忆力好么?至于旅途,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增强记忆。只要有接触,不管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文字交流,都会记得,我把这归结于简化的人生

今天到了白落梅一段温暖的文字,想起了一个人因为他曾经推荐我去读白落梅,说我们的文风很像。他是我最初的网友第一次对他有印象,源于一次有位网友在我写的文章下面留言,意思是我写的那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平淡无奇,建议我去阅读一下国外某位知名人士写的母亲,他在下面提醒楼上:请注意,您推荐的作者写得再好,也不是书香的母亲。

网络鱼龙混杂,有日心血来潮清理门户,轮到他时,我竟然想不起来谁加的谁,哈,那时我对主动加我的充满戒备。他答复:人们会潜意识里对感兴趣的事物多看一眼,心里什么就会关注什么。你那么喜爱花草,之所以茫茫人海中点击到我的名字,大概是因为我的名字有你爱的事物吧!

再注意到他,是很久以后发现他的QQ空间成了我空间的复制版,不知什么时候起,他默默地转载了我非常多的作品,倘若我的QQ号码被盗号,都可以到他那里去调资料。

人们总是容易对事先对我们示好的人产生好感。我傻傻地想:“莫非这个人懂我?”除了跟读文章,他不会冒昧打扰我,这让我觉得安全

想当初因为团体要作品,我问他喜欢我的哪篇文章,他说很多。追问他重点,他说了以下两篇

《知音》:

我已经竭力地掩饰,为什么你还能察出我笑容的牵强;

我已经竭力地跳跃,为什么你还能连贯中的心情

我已经竭力地轻盈,为什么你还是能感觉到我用泪蘸湿了笔。

感应,你相不相信人与人之间一种奇妙的感应。穿越隔空,飞过距离,光临心中,尽管那感应来自一个微妙的、想远离、又无处可逃的字——痛。

只因为,同是天涯沦落;只因为,同是天涯断肠;只因为,同是天涯爱乐人。

我在天庭,孤独地奏乐,琴音飘渺,一根弦断,你偶然邂逅

我在天庭,孤独地奏乐,琴音激荡,一根弦断,你偶然凝思;

我在天庭,孤独地奏乐,琴音沙哑,一根弦断,你偶然沉默

我在天庭,孤独地奏乐,琴音虚幻,一根弦断,你侧耳倾听

我在天庭,孤独地奏乐,琴音断续,一根弦断,你凝眸远眺;

我在天庭,孤独地奏乐,琴音幽怨,一根弦断,你心领神会;

我在天庭,微笑着奏乐,琴音空灵,所有弦断。你和上一曲,缠绵哀婉……

《夜未央》: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溅/滴滴点点/点点滴滴/穿胸破膛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碎/滴滴点点/点点滴滴/牢冷笼凉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滚/滴滴点点/点点滴滴/费思费解费怀殇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落/滴滴点点/点点滴滴/寒灯寒影亦寒裳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浊/滴滴点点/点点滴滴/碎心碎骨碎肝肠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淌/滴滴点点/点点滴滴/我亦非我我迷茫

夜未央/夜未央/珠泪凉/滴滴点点/点点滴滴/但羡嫦娥不鸳鸯”

随后他问了一句:写《夜未央》时,你到底流了多少泪?

前两天回家看望父亲,短短的时间里,他说了长长的一句话你在家的时候,连地都没扫过……

我是被父母宠大的孩子

母亲是这样对人言说我的:“这个女儿,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忽然一天,在我毫无思想准备情况下,再也见不到她了,那种绝望的感觉,无法言喻。

这是我人生中遭受到的最大打击,思维模式进入了混乱状态;年复一年,作茧自缚,跌入了不见天日的思念深渊。一个以笔为友长大的人,在母亲失去三年内,一个字都没写。这是什么概念呢?能够描绘的悲伤就不算悲伤。哀大,莫过于无声

母亲忌日三周年以后,我突然觉醒开始旁若无人地用文字的方式,像抛洒漫天飞雪一样,漫洒悲伤,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我被读者光荣地冠以“忧伤写手”的称号。

一位好友说:“你就像个怨妇。”哈哈哈,我眼睛都没眨,一下子拉黑了他;另一位好友说:“你能不能写点开心的事,我一个大男人,看你的文章,哭了三次了。”我有点懵。他站出来,推荐我去阅读庄子,阅读佛学。

时间并非医治一切创伤的良药,但是见识可以。

庄子用“懂得了死,生就不是问题”的逻辑,平衡生死观,用逍遥的智慧点醒梦中人。我佛慈悲,普渡众生要“放下”,放过自己--重生

他说:通过你的文字,感觉你就像是住在我的隔壁,你比我的邻居都让我感到熟悉

每到空间不怎么新的时候,他就会弹屏问一句:“最近很忙吗?”正巧赶上昼夜颠倒更新动态的时候,他也会在第二问候一句:最近睡得好吗

因为最初湿淋淋的文字,很可能我给他留下了问题孩子的印象。

有次聊天,我对他打出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人,这种感觉十几岁就有了,从未消失过。女人们津津乐道的家长里短我不清楚。我感兴趣的事物,少有人关注,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像是有交流障碍。”

他说完:“你没有交流障碍,术业有专攻”以后,推荐我去看陈果教授演讲的视频--《什么是孤独》。

开篇就让我品味到了哲学入骨髓的魅力:“一个甘于孤独的人,一个真正的孤独者,他一定非常热爱思想。为你能够让一个人始终充满情趣,始终保持创意,他的源头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那就是思想。人是因为有思想才成为人的,所以孤独者的快乐,是思想者的快乐,因为思想的宽广,他的快乐十分的持久……”

旁观者清。或许,最了解我们的不是自己。

早就听人说:“写书的是疯子,读书的是傻子”。到底是写书的人厉害,还是读书的人厉害呢?我只知道,写书的人有病的时候,读书的人居然有药。

释迦摩尼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生命里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什么。

这么巧,在感恩节这天想起他。他,教会了成长

上一篇:小鸟哨子(鸽子哨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