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是挂出来的(挂面里有什么)

挂面是挂出来的(挂面里有什么)

| 文先生

挂面是挂出来的


看《舌尖上的中国2》,有一个做挂面的镜头。细溜溜的挂面像银丝如瀑布,扑面而来。后来又看了一档专门的美食节目味道》,那一期恰巧介绍的是做挂面,固始的挂面。

镜头前的一对老夫妇,凌晨即起。他们先是将和好的面尽情玩弄,只弄得那面啊像听话极了的小狗一样,在他们手中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温顺极了。于是,老先生抓起一团面,在案板上揉过来揉过去。一定的时间后,老太太拿过来两根专用棍子,如同我们毛线般的,面条在两根棍子上灵巧地穿行。这是个技术活儿,每一根面条在两根棍子上的距离力求相等。等到两根棍子变得像绳子穿的小马扎以后个人各各抓牢一根棍子往两边展开。他们一边展开,一边往后面退。本来不粗的面条越来越长,在两个人的手中被拉得像绳床,细细的面条洁白柔软,每一根均匀有序。

做挂面,一定要挑个好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门前有个很大的空间,是专门晒挂面的台架。老两口手中的挂面,挂到了门前的台架上。台架有标准的长度,晒出来的面条变成了整齐划一的长度,按照老两口的心愿完成。就这样,两个人一遍遍地拉抻,一次次地到外面晾晒。很快地,门前就有了一大片面条的世界我想,整个大院子里,一定都是浓郁的面的香味,没有任何添加的粮食的原味。

中午,老两口的主食,就是面条。锅里放进了小青菜、鸡蛋和肉丝,雪白的面条在锅里翻滚几下,再一次柔软起来。他们香甜地吃着,我看得不停地吞口水。青菜鸡蛋面,不是稀罕物儿。拉抻出来的挂面,我可能没有吃过。

时候吃面条很不容易,都是父母手擀。通常在炎热夏天,麦子收了,秧苗插下去了,一段稍稍的农闲,才会有心思做手擀面吃。一人一大碗面条的享受,稀里哗啦。因为没有做挂面的经验,偶尔用小麦换一点回来挂面,总是小心翼翼地收着,唯恐会有人来客去的时候。挂面便于保管,可以存放一段时间。我们基本吃不到

工作以后,物品丰富以后,挂面倒是多了。但是,说句老实话,挂面比起水面,口感略逊一点。所以有时候买一筒挂面回来,放到快过期了,才匆匆忙忙吃掉。工业化生产的挂面,我想,肯定不是传统制作工艺,而是烘烤成功。从干净卫生的角度说,工业化的生产自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传统工艺的精工细作,用手揉搓摔掼等,是人与面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融合。记得《大长今》里的主角不是说过吗,用手拌菜,可以将身体温度传给盆子里的菜,让菜的口感更加怡人。我相信

就像农家菜、土菜、私房菜一样,挂出来的面条劲道爽滑,特别好吃。当然,这是节目里讲的,我没有机会吃到。但是我至少知道了一点,好挂面不是烘的,是挂出来的。这就名副其实了。真希望有机会,吃一次挂出来的挂面,而不是像在市场上徒有其名的“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