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犯罪更容易得到宽恕和同情?

 > 经典语录 > 心情语录 >

美女犯罪更容易得到宽恕和同情?

| 文先生

美女犯罪更容易得到宽恕和同情?


流言

小保方晴子论文造假一事中,很多人对她给予了同情和理解。也有其他案例表明,美女犯罪通常要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这是人的天性。

真相

人们确实倾向于宽恕美女犯下的与美貌无关的罪行,但如果是利用美貌的犯罪,就会有相反趋势。

论证

从2014年初开始发酵的小保方晴子《自然》期刊论文造假一案,终于在今天落下了帷幕。根据RIKEN北京时间12月19日上午9:30召开的记者招待会结果,STAP细胞实验最终没能再现,小保方晴子主动提出辞职。从穿着料理服做实验的美女科学家,到如今因身心俱疲而无法出席发布会,从始至终,虽然有很多人对她的造假行为感到不齿,但仍然有很多人在默默的支持她、信任她、希望她的发现是真的。小保方晴子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同情,不能说和她美貌毫无关系;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研究者发现,与外貌毫无吸引力的人相比,美貌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理想属性。研究者据此推测,美貌的人拥有更快乐、更成功的人生。在1975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假设,当外貌信息是人们已知的唯一信息时,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人对这个人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一个美丽的犯罪分子能否博得人们更多同情,从而获得较轻的量刑。

实验中,研究者共募集了男女各6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对两个案件中的一个名为芭芭拉·汉尔姆犯罪分子进行量刑。经过研究者的干预,1/3的受试者相信这名罪犯的外貌很有吸引力,而1/3的人认为这名罪犯的外貌毫无吸引力,剩下1/3的人则不知道这名罪犯的外貌如何(对照组)。接下来,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被告知关于芭芭拉·汉尔姆的两次犯罪严重程度相当的犯罪情景——入室盗窃和诈骗。在入室盗窃案件中,芭芭拉进入了邻居的公寓,偷窃了价值2200美元的财物,在销赃时被抓获;在诈骗案中,芭芭拉故意勾搭了一位中产阶级单身汉,并骗他给一个并不存在的合作投资了2200美元。

根据研究者之前的调查,入室盗窃被认为是和罪犯的外貌无关,也就是说入室盗窃犯并不需要凭借自己的美貌来完成犯罪;而与之相反,诈骗则需要罪犯凭借自己的美貌来达成目的。之后,研究者让受试者为罪犯量刑。结果显示,在入室盗窃案中,那些认为罪犯外貌吸引人的人给予的平均量刑为监禁2.8年,而认为罪犯外貌不吸引人的受试者,给予的平均量刑为监禁5.2年,对照组给她的平均量刑为监禁5.1年;在诈骗案中,情况则截然相反——两组人分别给予罪犯的量刑为监禁5.45年和4.35年,对照组为4.35年。

根据这一实验结果,研究者得出结论——当犯罪行为本身与罪犯的外貌无关时,人们会对貌美的罪犯从宽处理;而当犯罪行为本身与罪犯的外貌有关时,人们会对貌美的罪犯更严厉。此外,因为在对诈骗案件量刑时,对照组的量刑年限与认为罪犯外貌无吸引力的受试者给出的量刑年限非常接近,因此研究者认为,长得丑并不会被人们歧视。研究者指出,只有美貌能够收获人们的“特殊对待”,而其他人在大家眼中都是一样的。

最后,研究者补充道,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并不能简单推广到现实中的陪审团断案。因为在实验中,这种模拟的量刑不会对被告产生实际影响,而且他们是单独做出判断的。而现实情况中,陪审团是需要讨论得出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