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与荆州不可不知的七大问题(东吴为啥要荆州)

东吴与荆州不可不知的七大问题(东吴为啥要荆州)

| 文先生

东吴与荆州不可不知的七大<a问题>


1、荆州对东吴有什么意义

答:毫无疑问的上游屏障。荆州(尤其是北荆州)一扼峡口,二扼汉江,守住从上游顺江深入东吴本土的水道。扼汉江之要在于襄樊,夏口为退而求其次之选。

加上扬州段长江两大要塞——濡须、采石,擅舟楫的南方军队在内部没有衰弱的情况下可让北方政权望而却步。东吴最后亡在蜀汉灭亡,自己内部问题暴露纷争不断、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如果正常情况下断不会如此。历代南方政权被北方所灭,多半也是自己作死,只不过南方政权作死比例比较高。

此外相对于隆中对所言从襄阳、汉中两路出兵直取中原,对于拿下了荆州的东吴而言,同样也拥有了两路(如果造船业跟上,加上广陵就是三路)进攻中原的契机。不说效果如何,在此只想说一句关羽初期的成功不可复制。

而孙权在多处后人评价一直都和刘裕相提并论,辛弃疾所以喜欢孙权也是因为孙权坐断东南虎觑中原的积极北伐,不知为何到了近代变成了自守之贼。

2、为什么荆州一定要在东吴自己手里?让蜀汉帮自己守住上游不行吗?

答:盟友不可靠。老话说没有永恒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历史上随处可见因战略需要而弃盟的例子,所谓的结盟只是为了暂时追求双方共有的利益。

先不说蜀汉守不守得住,蜀汉对于荆州的重视程度肯定不如东吴。如果蜀汉荆州失守大可退回蜀地继续顽抗,而对东吴一旦失去荆州的长江沿线据点就几乎等于全线崩盘。

蜀汉之所以近十年时间没有弃盟(虽然215年已经接近弃盟),是因为从蜀汉角度来看不背盟更为有利,刘备甫得益州,曹操又取得了巴蜀咽喉汉中,需要时间喘息和应对曹操,发动汉中攻势。而对东吴来说,东吴需要的是以最小代价取得这块让自己如鲠在喉的长江上游之地,同时尽量与蜀汉不要明面翻脸,毕竟双方在这样形势下结盟仍然是有利的。所以双方利益不同,对待联盟自然有不同的态度,无所谓哪一方的更高尚或者更高明,一切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只不过210—219年这段时间,蜀汉的利益恰好与南方对抗北方的整体利益在大体上保持一致。

3、为什么南郡在蜀汉手里,近十年没有遭到曹魏的进攻,到了东吴这里,曹魏就敢打了?要不是朱然,南郡甚至荆州可能非吴之有。

答:这是个命题

关羽在荆州时曹魏一样对荆州发动过攻势,“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1]“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2](《乐进传》)。又刘备对刘璋言“与乐进在青泥相距”[3]。虽然蜀迷大多将[1]认为是绝北道期间发生,[3]则是刘备讹刘璋,是子虚乌有,[2]则与关羽没多大关系但是且不说这种看法鄙视了刘璋的智商和其斥候的智商,看史书将[1]和[3]联想一起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历代史家也大多这么看。直到杨文理还是勇剑弄出了个堪称奇葩的“绝北道关羽KO曹魏诸将”,将这一笔史书中所有模棱两可可以移到209年的记载全部移到209年,吹得神乎其神,还算作了关羽生平与襄樊之战相提并论的两大战绩,才出现了此战发生在209年的论调。不过既然出现了不同看法,也不好说定XX一定是不对的。

作为跟着大多数史家走的我,自然可以知道曹魏在关羽(诸葛亮)掌控荆州时并非没有进攻过荆州,而且还取得过不错的战果。即使按照蜀迷的理解,[2]的记载依然是抹杀不了的。所以关羽时期曹魏不敢进攻荆州本来就是假命题。

至于三路伐吴之战,那对曹魏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东吴拿下除魏属荆州外的全境没多久,荆州守备未善、人心未附,所以这次基于东吴立足未稳的征伐就应运而生。每当某地易手之时往往是多事之秋,用江陵之战来证明曹魏不敢打蜀汉所据的荆州而敢打东吴所据荆州本来也是不靠谱的论证。

值得一提的是,汉末南郡共三次易手,第一周瑜从曹魏手里拿下南郡,曹魏退出后在孙刘两方勾心斗角各怀心思时碍于周瑜亲镇南郡,也没打南郡的主意(东吴似乎惯以刚打胜仗的名将直面其敌,使敌人心怀忌惮。如周瑜陆逊皆如此)。第二次南郡从周瑜移交刘备,这是和平交接,加上刘备在荆州素有恩信,所以没出乱子。第三次则是吕蒙重夺南郡,被朱然守下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吹关羽镇荆州十年无人敢犯这个假命题,还不如来看看在江陵之战打得曹魏狼狈退军名震敌国的朱然——自从此战让曹魏认识到这个镇守江陵的男子不好惹之后二十六年再未主动进犯过荆州(货真价实的毫无记载),而朱然却对北方数度出兵。而朱然死后仅一年,王昶、王基、州泰就卷土而来。

#p#副标题#e#

4、隆中对“全据荆州”和东吴执意取荆州的相似性。

答:先论隆中对的合理性。隆中对的意义不在于它最后实现了没有,而在于它给当时迷惘的刘备势力指了一条明路。先占据荆州,在伺机吞灭刘璋取得益州,本来也是当时天下已基本被能者瓜分完毕的大势下的唯一一条出路。北方曹操,东方孙权,都是后来的霸业成就者,一世之杰,不可缨其锋,而西北民族关系复杂,土地相对贫瘠,又距离很远不切实际,只有华夏西南角才有占着膏腴之地的软柿子。而占据益州作为本土,必须有荆州这块跳板。所以隆中对没有错。

至于荆州作为东吴必得之地的这一层,说不诸葛亮想到没有。

如果没想到,本也无可厚非。人算不如天算,所谓的战略谋划多半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指导当下的行动而已。像荆扬对、榻上策的提出者张纮、鲁肃,提出的时候恐怕也想不到建安三年至十五年如此风云际会,最终天下大势竟会是这样的走向。张、鲁提出时也没想过要联合谁,只不过想到据荆、扬(抑或全据长江)以观其变。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想到了,诸葛亮身为刘备的人,又长在荆州,恐怕也不会大度到说一句“我们拿了益州后卖个人情送荆州给东吴,再转攻凉州”。这样将一州之地永久送人之举,换在任何一个势力都是不可容忍的。而且当时能不能顺利取得益州都是一个未知数,哪里能想到取了益州之后我们如何处理与盟友的关系呢?

从吴派的角度,我倒是觉得理想状况下,假如开始存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就像311剧本一开始就定好了局势的话,我倒是觉得东吴据有荆、扬,蜀汉握有雍、益是对双方最完美的结果,可是这不是假想剧本。

所以东吴和蜀汉联盟破灭是必然的,在荆州也必然有一战。即使如蜀迷所说麋芳、士仁不背叛,关羽也不撤去后方守备,那么诚如他们所言,吕蒙不一定能拿下武陵和南郡,但是东吴和蜀汉的矛盾迟早会激化到不可收拾。好在因缘巧合,孙权、吕蒙、陆逊联手制造了一起兵不血刃,最终让战场爆发在对自己有利的夷陵。

而不管诸葛亮是否有意,他的“隆中对”都将蜀汉摆在了三足鼎立的第二大势力的位置。在这点上吴蜀的希冀其实是一样的。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三方博弈处于最有利地位的是老几?事实上,不是看似强大的老大,而是——老二。老大强大,正常情况下势必遭到老二、老三的围攻。而如果老二+老三>;老大的情况下,老大、老二可能联手灭掉老三,瓜分其资产。这里如果涉及到不均等分配,即老二有机会吞并老三的大部分资产从而达到与老大并驾齐驱甚至超过老大的话,那么这样一个策略就更具诱惑力。所以老三也是有危险的。那么老二呢?他自始至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策略的走向,而其余两人却只一种选择

虽然当时孙权、诸葛亮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南方三大州(不算地广人稀、深险偏远的交州),谁拿到两州都无疑对另外一个只有一州的势力处于主导地位,更何况荆、益在上游,对东吴的危险大于东吴与只有益州的蜀汉的格局。如果刘备真的全据荆、益,那么东吴只能仰仗蜀汉鼻息而活,这是江东政权不愿看见的。

而无论吕蒙取荆州,还是刘备伐吴,都有为了争取老二的位置的意思(都不是单纯的,比如东吴还有全据长江,坐断东南的想法,刘备则有为关羽报仇和根在荆州的想法),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

只不过最后的结果是,东吴守住了,刘备失去了,三分格局成。

5、“多操之敌”=“对东吴有利”吗?

答:这是偷换概念。

孙吴和曹魏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和任何一个势力都不是,曹操过得不好≠东吴利益最大化。至于蜀汉北伐,说得难听一点,叫“关我P事”。我在东线帮你牵制夏侯惇,你(假如真的)获得进展,那对孙+刘是有好处,但是这好处都是蜀汉的,到头来我还是那个仰人鼻息的老三。与其助你去实现“兴复汉室”这么个八竿子没一撇真实现了对自己也没啥好处的事,站在东吴角度拿回自己老二的位置才是最重要最现实的。说得难听一点,自己作死也比在老三位置,被你占着上游窝囊而死要好。

东吴断了蜀汉追求进取的路是不可否认的(或者像某些人美言“使三国时南方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唯一机会”,不过我依然要问那石亭之战朱桓所说的又是什么?),但是这是蜀汉的事,与东吴有啥关系?蜀汉与东吴本质是敌对关系,我从来没听说过因为对一个敌对政权不利的行为而导致自己被后人肆意辱骂的奇葩事实,这偏偏在蜀迷身上见到了。

无论如何,因为得罪了蜀汉利益而黑孙权、吕蒙“鼠目寸光”“目光短浅”且视之为理所当然,我看着恶心。吕蒙、孙权是我非常喜欢的人,他们的智商也用不着网上的抠脚大汉来评。

#p#副标题#e#

至于形成鲜明对比的对鲁肃当年提倡借荆州的态度,却极尽恶心奉承之能事。什么“东吴唯一的战略家”“目光远大”blabla……(有趣的是每当言及隆中对与榻上策的高下,大多数蜀迷的立场马上显现出来。事实上二者本来一指导蜀汉一指导东吴,都并非完全跟得上形势,榻上策因为提出时间早更是万万没法想到建安十三年的大变,本无高下之分。不过隆中对提出时面临环境使然相对难度更大,而榻上策的相似版本则有很多,全据长江对南方政权是最好的发展方向恐怕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换言之东吴所面临的形势,与刘备相比简单得多。)

有言对待荆州问题一事上的态度,最能看出某些蜀迷的双重标准。对刘备东征伐吴,一片叫好之声,但为什么对做了同样事情的吕蒙孙权,却恶毒到肆意谩骂?蜀汉不能容忍失去荆州,那东吴就可以容忍吗?

荆南四郡是刘备打下不假,但是以东吴当时的军力,完全可以全取赤壁之战的战果。包括孙权如果匀出去进攻合肥的兵力投入西线,赤壁之战其实根本不需要刘备投入兵力。换言之,这是东吴默许之下送给刘备的战果,所以建安二十年荆南争端时孙权才去求还荆州。

我想东吴还没无耻到这个地步,对压根于自身没关系的领土却去让人“还”,如果这样的话刘备焉能不还嘴?这个“还”字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事实恐怕大致就是上面所言。

而鲁肃的意思也只是“多操之敌”,权宜之计,或者说难听一点,就像刘表养着张绣刘备,刘璋养着张鲁一样。但是鲁肃绝对不是想要刘备势力发展壮大到反客为主的程度,这一点从鲁肃的话中也不难看出。而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出乎众人意料,刘璋亲手送上馅饼,刘备花了四年时间就取得益州,鲁肃想要反悔恐怕也很难了。如果吕蒙不夺取南郡,鲁肃对东吴真心难言功过,对于此事在下倒是觉得孙权之评非常妥当:“内不能办,外为大言”。

6、关于“全据长江”——鲁肃的榻上策也是最终没能实现的吗?

答:其实我怎么感觉,榻上策并没有明确提到占据益州,或者占据益州只是一个类似隆中对“两路出兵”一般的远期构想。

看“榻上策”的原话:“肃窃料之,[1]。为将军计,惟有[2]。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3]。因其多务,[4],[5],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不才将鲁肃的观点分了五层。其中[1]鲁肃料到了曹操不可与之争锋,这与隆中对的想法是一致的。而[2]中的“鼎足”,则非常关键。我担心“鼎足”并非如我所想,可能还可以引申为群雄并立的形势,可是特意查汉典却发现相关含义有一个“比喻三方并峙之势”。也就是说鲁肃预料到北方终归曹操,所以鲁肃预料到了在孙权实现“荆扬合一”的前提下,的局势,只不过他没想到最终占据一足的不是战五渣刘璋,而是枭雄刘备。

他还提到北方仍然处于战火,曹袁之争只是勉强有了眉目,曹操无力南顾[3],应借着这个机会赶紧壮大自己实力,先捏了软柿子刘表。那么灭了刘表之后呢?南方除了鸟不拉屎的地方的士燮外,只有益州刘璋,这与前面的“鼎足江东”是呼应的。可是怪就怪在后面又多出了第五层设想。“竟长江所极”事实上是“鼎足江东”的下一步了,而做到这一点显然要攻打刘璋,这里鲁肃却不谈,足以证明在他眼中这是很遥远的事,不应说得太明白

事实上隆中对和榻上策一样都有一个近期目标一个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切乎实际的总战略,而远期目标则相对意义更小。对于很遥远的事的预料存在偏差本来就无可指责,毕竟形势比人强。

令人称奇的是隆中对两路出兵的目标确实短暂实现过,虽然这也确实暴露出荆益战略一些固有硬伤。但是短短十二年时间就从流亡势力演变到试图为远期目标而努力,刘备势力的际遇和执行力确实值得佩服。

7、刘备伐吴是背盟么?

答:当时联盟已破裂,不过有可能孙权没有想到刘备反应会这么激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某些蜀迷的态度。为什么认为蜀汉据有荆、益,关羽做好防备的情况下,东吴就一定会甘居人下为其驱使,那么作为吴派,为什么不能希望东吴据有荆、益情况下蜀汉一定会服软求和?

这不是刘备的性子,也不是孙权的性子。曹孙刘之所以走到最后,将天下三分,正因为三个都是有能力又不好惹的刺头。

事实上伐吴前后的各方表现,恰好说明了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按理来说刘备与曹魏势力应该是最不两立的,可是刘备却能为了对付东吴去吊丧曹操,虽然最后吃了曹丕的冷脸。作为政治家,本来就不该有什么绝对的好恶。蜀汉也能为了利益去结交曹操,这又是对南方有好处吗?这按照某些人的观点,不是“鼠目寸光”吗?既然如此,又有什么优越感鄙视孙权称藩之举?

之所以东吴在三国时立场多变,恐怕答案就在上面。因为东吴是老二,而老大和老三只有一种选择。